留聲機雜誌「年度藝人」、德國The Opus Klassik「最佳年度專輯」、BBC「最佳年度專輯暨最佳器樂演奏」及冰島「最佳年度專輯暨最佳演奏獎」等,冰島鋼琴家維琴果‧歐拉夫森這兩年來為古典樂壇揚起一陣不小旋風,好評讚揚不斷。
    歐拉夫森對於曲目挑選有自己的一套邏輯美學,往往看似混雜錯亂的自選曲,順著他所安排的順序聽下來,自成一宇宙。繼葛拉斯、巴哈兩張自選曲錄音之後,歐拉夫森在DG的第三張專輯,帶來對於法國鍵盤學派來說,相當重要的德布西與拉摩鍵盤作品選輯。
    德布西與拉摩兩位法國重要作曲家,一位近代另一位為巴洛克,雖然相隔一個半世紀之久,兩人各自都是所處時代裡對鍵盤音樂有著革命地位的作曲家。德布西常被稱為印象派作曲家,姑且不論印象一詞正確與否,但他作品中的音樂語法與結構確實是打破傳統;拉摩則有如巴洛克中的壞小孩,非常規、超前的創意,將兩人的作品放在同一張專輯中,可謂是在自然不過。
    專輯中有歐拉夫森為拉摩改編的「藝術與時間」,而專輯的最後收錄選自德布西印象曲集第一冊中的「像拉摩致敬」,分別連結了歐拉夫森與拉摩、以及德布西與拉摩,是一張巧妙至極的動人之作,如同專輯封面歐拉夫森拿手指當筆勾勒出拉摩與德布西色彩紛呈的鍵盤音樂。
  【參考曲目】
  1.    德布西:中選少女「前奏曲」
  2.    拉摩:招喚鳥
  3.    拉摩:黎高東舞曲
  4.    拉摩:穆賽特與輪旋曲
  5.    拉摩:鈴鼓
  6.    拉摩:鄉村姑娘
  7.    拉摩:吉格與輪旋曲
  8.    德布西:雨中庭園,選自鋼琴組曲「版畫」
  9.    德布西:洋娃娃小夜曲,選自鋼琴組曲「兒童天地」
  10.    德布西:瑞雪紛飛,選自鋼琴組曲「兒童天地」
  11.    拉摩:溫柔的嘆息
  12.    拉摩:漩渦
  13.    拉摩:謬斯對話
  14.    德布西:雪中足印,選自前奏曲第一冊
  15.    拉摩:喜悅
  16.    拉摩:獨眼巨人
  17.    拉摩/歐拉夫森:藝術與時間
  18.    德布西:棕髮少女,選自前奏曲第一冊
  19.    德布西:水妖,選自前奏曲第二冊
  20.    拉摩:丘比
  21.    拉摩:輕率的交談
  22.    拉摩:拉摩
  23.    拉摩:母雞
  24.    拉摩:四分音
  25.    拉摩:小步舞曲
  26.    拉摩:野蠻人
  27.    拉摩:埃及人
  28.    德布西:像拉摩致敬,選自印象第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