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收錄兩首舒白特後期最知名的四重奏,同時具有悲傷與如詩的情懷。「羅莎蒙」與「死與少女」兩首都是小調的弦樂四重奏,作品中充滿著自憐的情緒,顯然出生於一七九七年,當時不到三十歲的舒伯特,對於生命已經有所體悟。
A小調第十三號弦樂四重奏完成於一八二四年,音第二樂章採用了舒伯特的劇樂作品《羅莎蒙》的旋律作為主題,因而得名。《羅莎蒙》是劇作家謝濟的戲劇,舒伯特曾為它創作序曲、三首幕間曲、兩首芭蕾舞曲和一些聲樂曲,首演時演奏的序曲本是早就為另一齣劇《阿方索與艾斯特雷拉》所創作的,並用該劇名出版。D小調第十四號弦樂四重奏完成於一八二六年一月,第二樂章因為與創作於1817年的藝術歌曲「死與少女」的伴奏部份,死神行進的緩慢四拍子旋律相似,因而得名,樂曲瀰漫著與死對抗的激烈與幽暗情緒,相當迷人,而兩年後的一八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他不敵死神的摧殘離開了人間。
東京弦樂四重奏最早是於一九六九年由原田幸一郎、池田菊衛、磯村和英與原田禎夫組成。其後又經過重組成員稍有不同。長久的合作默契,讓他們每一次的演出都無比完美,呈現在錄音中的表現,也同樣令人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