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天,林生祥到日本向平安隆和大竹研學琴,學節奏和呼吸,將美濃的山與沖繩的海,交響出生活與勞動的況味,為台灣新民謠帶來「氣候音樂」的概念,發表《種樹》專輯後,林生祥感覺「抓到成熟的尾巴」。而筆手鍾永豐這次讓蟲兒鳥兒現身;讓大樹與田坵說話,描繪當代農村裡,人們與環境的互動對話;並且試圖呈現出農民嘗試新的農業思維與實踐方向。其中以〈種樹〉獲得第18屆(2007年)金曲獎演唱類最佳作詞人獎。
2024年再版的《種樹》專輯,在音樂部分保留當年的錄音室版本,而在裝幀上做了全新設計,木刻創作者王亮重新閱讀、聆聽2006年的詞句與樂音,加以對於美濃環境運動歷程的理解,最終濃縮在五塊木刻版上,形構出總尺寸20*300公分的版畫,這是在十八年後,對於美濃故事的重新詮釋,引入兒童的視角與創造童趣的人物形象,「這也是我獻給美濃的情歌」,王亮如是道。版畫作品再經由設計師羅文岑的巧手,從紙張選擇、印刷配色到裝訂方式,完整且具體的呈現了《種樹》的農村意識與世界觀。
編號 | 曲名 |
---|---|
1. | 種樹 |
2. | 捱个卡肖 |
3. | 蒔禾歌 |
4. | 阿姆,捱等來跳舞 |
5. | 撖捱等个土地糴米 |
6. | 有機 |
7. | 目苦看田 |
8. | 邏田 |
9. | 後生,打幫 |
10. | 分美濃介情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