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唱片

瀏覽紀錄

CD
歐美進口
Paul Huang, Helen Huang
黃俊文, 黃海倫 (所有作品)
Kaleidoscope
琴炫彩影 - 雷史畢基, 聖桑, 帕格尼尼, 蕭邦作品集
網路價 NT$ : 619
產品條碼 :
3700187680886
產品編號:
V8088
發行公司 :
NAIVE (發行商品)
發行日期 :
2023/09/22
發行類型 :
內裝片數 :
1片
選購數量 :
庫存少量,可能缺貨
付款方式 :
ATM/信用卡/貨到付款/便利商店付款取貨

商品簡介

小提琴家黃俊文選擇了聖桑、雷史畢基奏鳴曲、以及蕭邦和帕格尼尼的小品,收錄於他的首張專輯中,以這套萬花筒般五彩斑斕的獨奏曲目展現他手中樂器的豐富色彩和詩意。

黃俊文的藝術才華毋庸置疑。作為著名的艾佛瑞·費雪事業獎和林肯中心新銳藝術家獎得主,他曾經在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英國威格莫爾音樂廳、亞斯本音樂節和琉森音樂節等最著名的音樂廳和音樂節登臺,早已聲名遠播。這張專輯中收錄的聖桑和雷史畢基奏鳴曲對演奏者的技藝要求非同一般,可謂最難演奏的小提琴作品之一。但黃俊文在這張專輯中最注重的並不僅僅是演奏技巧:在他年少時,是小提琴的""音質和美妙的抒情性""吸引了他。

黃俊文錄製這張專輯時使用的是來自1742年的富有傳奇色彩的耶穌-瓜奈里小提琴,曾經由維尼奧夫斯基使用,音色細膩精緻,使這套充滿活力的浪漫主義曲目飽含豐富色彩與對比。他在演繹帕格尼尼《如歌》和蕭邦《夜曲》中抒發了宏大而豐富的情懷,從而營造了一種動人的親切感。他演奏雷史畢基鮮為人知的奏鳴曲時,憑藉其天鵝絨般的柔潤分句與精心控制下的內斂演繹,從開頭的慢板開始就動人心弦,而在聖桑奏鳴曲最後兩個樂章中,他則以精湛技藝展現了無憂無慮的美感。""我經常把一把出色的樂器比作一位偉大畫家--它能夠展現的無限細節使其能夠以無數種方式來創造和再現藝術。這就是我演奏這把小提琴的感覺。"" 黃俊文如是說。

鋼琴家黃海倫作為一位細心的搭檔,為這位年輕臺灣小提琴家質感十足的演奏增添了不少精緻色彩。他們在長期的合作中,憑藉對室內樂共同的嚴謹和熱情,逐漸培養成熟了一種飽含自信的氛圍,讓他們的合作能夠在這種氛圍中蓬勃生長。黃俊文說:""希望這張專輯能反映出我對小提琴的熱愛。"". 這張的確是如此。

黃俊文 & 黃海倫 naive專訪

《賦予詩意般的色彩與技藝》

(問黃俊文) 你在第一張唱片裡,選擇了一套特別的曲目,包括鮮為人知的雷史畢基奏鳴曲。對你而言這些作品是否有某種特別的個人感觸?

黃俊文: 在我成長的歷程中,聖桑和雷史畢基的奏鳴曲一直與我相伴,而且我一直能夠感受到它們與我之間存在著堅定的情感聯繫。它們都以最豐富多彩、最具詩意的方式呈現精湛的技巧,也真實地突出了小提琴具有的歌唱性。如果要尋找能夠與這兩首偉大的奏鳴曲搭配的曲目,我們不禁聯想到另外兩位偉大的作曲家,蕭邦和帕格尼尼,因為他們都以器樂演奏大師聞名,具有精湛的技巧琴藝,然而他們筆下的音樂又往往能夠將技巧與萬花筒般的色彩相結合,與聖桑以及雷史畢基奏鳴曲有著異曲同工妙。

(問黃俊文) 這套曲目並不像許多小提琴唱片中通常都會一昧的展示高超的演奏技巧,你想在其中展示你與你的樂器之間關係的哪一面呢?

黃俊文: 我在7歲時第一次被小提琴的聲音吸引,而那正是因為它令人難以置信的如歌唱般的聲音。我希望我所選擇在這張唱片的曲目,能夠作為我對小提琴一往情深的證言。是的,雷史畢基和聖桑的作品都有大量技巧亮點,但它們是為更深厚的音樂情感服侍的。在這些作品中,技巧性和情感深度之間真正地相融、合為一體。

(問黃海倫) 在這些作品中,鋼琴扮演著什麼角色? 它自己是否一直是對話中的一方,從不曾退居襯托者來突出獨奏者(就雷史畢基和聖桑作品的鋼琴風格而言)?

黃海倫: 對我來說,室內樂從不存在單獨的獨奏與伴奏者。這兩個角色交織在一起,不可或缺--這就是室內樂。這些作品的鋼琴部分內容豐富、有力而飽滿。鑽研雷史畢基的過程特別有意思,因為他的鋼琴作品並不出名--我對他的作品熟悉度是來自於他的交響詩。我發現在這首奏鳴曲中,可以找到與他的管弦樂作品中類似的效果、色彩和紋理。聖桑作為神童,他瞭解筆下這首奏鳴曲需要兩位演奏家具備極度精確細膩的技藝。整首奏鳴曲是演奏家之間的交流,有時令人振奮,有時滿懷幽情,有時富有趣味,但始終處於平等地位。在蕭邦和帕格尼尼的作品中,鋼琴作為配角創造出的氛圍,令小提琴能夠大放光彩。我發現這樣的角色所帶來的挑戰性更令人愉 快,因為你需要與你的夥伴保持高度一致,幾乎是共同呼吸,來準備每一個音樂細節來共同創造迷人難忘的樂句。

問: 你們二位合作演奏已經有好幾年了。是什麼吸引你們產生了共同分享二重奏音樂會的想法?

黃海倫: 我並沒有想到,十年前當我同意與俊文一起舉辦二重奏音樂會時,能夠發展成一段延續近十年的夥伴關係。長期以來室內樂一直是我音樂生活很重要的根本,而且可能是我最初的愛好,所以合作的想法順理成章。我們從那時起攜手到如此持久的合作關係是出人意料好的驚喜。 當你在另一位音樂家身上找到某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理解時,就會出現某種點石成金般的感覺。 這種感覺令人輕鬆而自由,並且信任彼此。你知道他們會常伴左右,而且無論你此時想做什麼,都會得到他們的扶持,這能激發音樂的演繹。尋求如此水準的相互理解的過程與快樂相伴,這種快樂也存在於真誠音樂對話的能力之中。能夠與俊文合作,一起研究這些偉大的音樂作品,是我的榮幸。

(問黃俊文) 在準備這張唱片的過程中,有沒有那些特別的影響給你帶來靈感--例如欣賞的小提琴家或其他藝術家?

黃俊文: 這張唱片倒並沒有受到某位特別人物的啟發,但我自己不斷受到過去許多偉大藝術家的啟發,他們每天都激勵我在音樂藝術上追求成長。像是大衛·歐伊斯特拉赫、海飛茲、克萊斯勒、年輕的曼紐因等等,不一而足。

(問黃海倫) 那麼作為一個鋼琴家,影響妳的人物有誰呢?

黃海倫: 我多年來有過許多位導師,每個人都教給我音樂生活的不同面向;無論是某種哲學,表達某種節奏和音響的方法,還是對這種樂器所包含的各種可能性。他們之中包括了我的第一位老師尤赫維德·“維達”·卡普林斯基(Yoheved 'Veda' Kaplinsky),她不僅為我提供了扎實的技巧基礎,更重要的是教我運用想像力,去尋求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樂器、不同的角色和感覺。我也想提及我的第二位老師彼得·弗蘭克爾(Peter Frankl),以及理查·古德(Richard Goode)和萊昂·弗萊舍(Leon Fleisher) 這些指導過我的人,他們的藝術成至今持續的啟發著我。

(問黃俊文) 此次你演奏的小提琴是那把富有傳奇色彩的1742年耶穌·瓜奈里,曾經由維尼奧夫斯基所擁有。它是不是為你帶來了騰飛的雙翼? 透過這種等級的樂器,你能夠從你的指尖上探索到什麼?

黃俊文: 在芝加哥史特拉第瓦里協會的慷慨協助下,我非常幸運地能夠在過去十年中與這件偉大樂器相伴。維尼奧夫斯基使用過的這把瓜奈里這樣的名貴樂器確實能夠讓你宛如擁有了一塊具備極其豐富色彩的調色盤來揮灑畫作。在這把小提琴上能夠展現出無比的音色對比,而這與我希望通過音樂傳達的情感脈絡有直接相關。我經常將一把偉大的樂器比作一個偉大的畫家擁有無限顏色的顏料來創造和再造藝術。這就是我演奏這把小提琴的感覺。它已經是我身體的延伸,無法想像沒有它我該怎麼辦。

黃俊文, 小提琴家

2015年艾佛瑞·費雪事業獎以及2017年林肯中心新銳藝術家獎得主的台灣小提琴家黃俊文,已迅速在國際樂壇獲得觀眾與樂評的高度肯定。樂評家讚賞他“充滿說服力的音樂內涵,淬煉的技巧與品味,充滿吸引力的琴音,加上渾然天成的舞台魅力”。華盛頓郵報更加註評論“黃俊文是一位具備著完美條件的藝術家, 必定將有一番偉大的演奏生涯”。黃俊文於2014年替小提琴家米多莉(Midori)代打與著名指揮家史特拉金(Leonard Slatkin)率領的底特律交響樂團合作「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轟動樂壇,也為他開啟了多采多姿的演奏生涯。近期樂季裡,除了於瑞士琉森音樂節及美國亞斯本音樂節的獨奏會首演,也於美國維爾音樂節(Bravo! Vail Music Festival)為小提琴家安·蘇菲·穆特代打與維也納-柏林室內管絃樂團合作莫札特第四號小提琴協奏曲。黃俊文合作的樂團包含,馬林斯基管弦樂團,鹿特丹愛樂管弦樂團,荷蘭海牙交響樂團,達拉斯交響樂團,日本廣島交響樂團,NHK交響樂團,首爾愛樂,巴爾的摩交響樂團,休士頓交響樂團,溫哥華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以及台灣國家交響樂團。

2021年,黃俊文亦成為美國第一位古典小提琴家受邀站上NFL美式足球大聯盟賽開幕演奏美國國歌,並同步轉播全球。不只在獨奏方面出類拔萃,黃俊文同時也是多位國際名家如今井信子、林昭亮、夏漢、麥斯基、王健賞識的室內樂夥伴,並定期受邀於美國、歐洲、亞洲諸多國際音樂節擔任特約藝術家。於2015年起, 黃俊文亦受邀成為紐約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藝術家一員。2023年起,透過與台灣國家交響樂團的合作,他於台北創立了“黃俊文與好朋友們”國際室內樂音樂節。

出生於台灣台南,黃俊文7歲由王麗雯教授啟蒙小提琴,12歲贏得台灣全國小提琴比賽第一名,旋即前往美國進入茱麗亞音樂院先修班在姜孝(Hyo Kang)與李宜濠兩位教授門下學習。黃俊文2009年於瑞士汐昂國際小提琴大賽中獲得首獎,獲頒奇美基金會第二十屆藝術獎,並於2011年贏得紐約Young Concert Artists International Auditions國際甄選。黃俊文目前所使用的琴為1742年”維尼奧夫斯基” 耶穌·瓜奈里, 由芝加哥史特拉底瓦里協會所慷慨提供。

黃海倫,鋼琴家

自五歲開始演奏的鋼琴家黃海倫,八歲即贏得費城交響樂團的協奏曲大獎,同年贏得紐約愛樂的青年音樂家徵選,並於指揮庫特·馬舒(Kurt Masur)及紐約愛樂展開密切的合作關係,包含1998年的日本巡演,以及1999年的北美巡迴演出。2001年4月更與紐約愛樂在林肯中心費雪廳(Avery Fisher Hall)舉行四場演出。她於1995年獲頒費雪事業獎(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者。

黃海倫以完美無瑕的技巧與優雅細膩的音樂性著稱,她擁有多面向職業生涯,兼具獨奏家及室內樂家的身份,合作的樂團包括:紐約愛樂、柏林愛樂、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以色利愛樂、以色列室內樂團、維也納室內樂團、漢城KBS交響樂團、克里夫蘭管弦樂團、國家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聖路易交響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辛辛那提交響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科羅拉多交響樂團以及沃爾茲堡交響樂團等。身為室內樂演奏家,黃海倫參與萬寶路音樂節(Marlboro Music Festival)和拉維尼亞史汀音樂學會(Ravinia Steans Institute)的演出。她以自身的學習與歷練,成立福爾摩沙室內音樂節,致力於教授台灣有抱負的年輕音樂家。

黃海倫與馬舒及紐約愛樂錄製數張專輯,也與林昭亮錄製數張由Delos與Naxos發行的專輯。她為Teldec唱片公司錄製了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莫札特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由馬舒指揮紐約愛合作的音樂會現場錄音:爾後所錄製的孟德爾頌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及莫札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同樣是與馬舒與紐約愛樂的合作。她的另一張專輯「獻給兒童的音符」,收錄了德布西、舒曼等人的作品。黃海倫更在聯合國成立50週年的特別音樂會上於巴比肯中心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黃海倫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時師事卡普林斯基(Yoheved Kaplinsky),並在畢業之際榮獲魯賓斯坦大獎。她在耶魯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她和先生和兩個女兒定居紐澤西州。


雷史畢基 1879-1936
B小調奏鳴曲 P.110
1. Moderato 中板 9'02
2. Andante espressivo 富有表現力的行板 8'03
3. Passacaglia: Allegro moderato ma energico 7'36
帕薩卡利亞舞曲: 中庸的快板, 精力充沛的快板

帕格尼尼 1782-1840
4. Cantabile 流暢如歌的, D大調, 作品17, MS109 3'33

聖桑 1835-1921
D小調奏鳴曲, 作品75
5. Allegro agitato 激動的快板 7'02
6. Adagio 慢板 5'34
7. Allegro moderato 中庸的快板 3'50
8. Allegro molto 非常的快板 5'57

蕭邦 1810-49
薩拉沙泰改編給小提琴與鋼琴
9. 夜曲 降E大調, 作品9, 第二號 4'45

黃俊文 小提琴 黃海倫 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