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低音在歌壇上總是珍貴少見,她屬於女聲的最低音部,傳遞著難以言喻的溫暖母性;而花腔女低音更是稀罕,厚實嗓音中卻要保持著高度彈性,展現如煙花綻放的華麗絢爛,在當今國際歌壇中,來自加拿大的女低音瑪麗-妮可.勒繆(Marie-Nicole Lemieux)就屬箇中翹楚。
1975年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的瑪麗-妮可,二十五歲拿下比利時伊莉莎白國際音樂大賽首獎,一鳴驚人,留聲機雜誌讚美她擁有「天鵝絨般嗓音及恢宏的樂句處理能力」。這十多年來,她從米蘭史卡拉唱到薩爾茲堡音樂節,從巴洛克歌劇唱到威爾第歌劇,從紐約愛樂唱到聖彼得愛樂,瑪麗-妮可已是最頂尖的女低音歌手。過去她在其他唱片公司錄製多張歌劇詠嘆調和藝術歌曲專輯,皆獲得無上好評,而加盟ERATO的首張錄音,就獻給她最喜歡的作曲家—羅西尼。
「羅西尼對我是種啟示,演唱他的作品帶來許多快樂」,但瑪麗-妮可也承認所耗費的精力超越其他歌劇的兩倍。在【就是羅西尼】專輯裡,她挑選這位美聲大師膾炙人口的多首金曲,像是喜歌劇《塞維利亞的理髮師》的「我聽到一縷聲音」,女低音音色竟能呈現出少女的嬌羞與喜悅;而在莊歌劇《唐克萊第》的「我心悸動著」,當瑪麗-妮可反串詮釋這位將軍人物時,巴黎樂評讚譽「從低音到高音,如同騎士軍刀閃耀光輝」。
專輯還請來當今著名的義大利女高音西歐菲(Patrizia Ciofi)、法國男低音維隆涅斯(Julien
Veronèse)助陣,更動用南法的蒙佩利爾國家管弦樂團及國家歌劇院合唱團與之合作。最特別的是瑪麗-妮可與西歐菲演唱傳說是羅西尼所寫的「貓之二重唱」,維妙維肖,精采非凡,無怪乎媒體會盛讚「兩位神奇歌手的組合,將她們的藝術攀至歌劇的奧林帕斯山巔」,而整張【就是羅西尼】更將帶您認識花腔女低音令人咋舌的美聲魅力。
§ 曲 目 §
1 L’italiana in Algeri: Cruda sorte!
《在阿爾及利亞的義大利女郎》:「不幸的命運」
2 Tancredi: Oh patria!... Di tanti palpiti
《唐克萊第》:「祖國啊!…我心悸動著」
3 Tancredi: Fiero incontro!... Lasciami: non t’ascolto
《唐克萊第》:「討厭的相遇!…離開我,我不聽」
4 La pietra del paragone: Quel dirmi, oh Dio!
《試金石》:「神啊!聽到他跟我說」
5 Semiramide: In sì barbara sciagura
《賽蜜拉米德》:「在如此可怕的情況下」
6 L’italiana in Algeri: Amici, in ogni evento... Pensa alla patria
《在阿爾及利亞的義大利女郎》:「朋友們,無論如何…想想故鄉」
7 Matilde di Shabran: Sazia tu fossi alfine...Ah! Perché, perché la morte
《夏布蘭的瑪黛德》:「反覆無常的命運…啊!為何,為何死亡不聽我的悲歎」
8 La gazza ladra: Deh, pensa che domani... E ben, per mia memoria
《鵲賊》:「啊,只要想想明天…那麼,你得保有它」
9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Una voce poco fa
《塞維利亞的理髮師》:「我聽到一縷聲音」
10 Duetto buffo di due gatti
「貓之二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