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迫害與環保落實失衡之間 我們需要多少犧牲來彌補?
▲芬蘭告示排行榜 再次創下金屬最高榮譽 穩居全國亞軍
▲十二首生命故事 傳唱出大自然的恩賜與人類的省思
我們心中最理想的烏托邦(utopia)曾幾何時逐漸消逝在我們的心中,逐一留下的只有屬於人類的科技產物,而受害者正是提供我們生存資源的地球。但是,大自然反撲的怒吼,我們真的聽到了嗎?
繼上一張《Pariah`s Child》,相隔兩年再創概念巨作,「豐饒的旋律交織,不失節奏的重量與速度感」已經不足以形容Sonata Arctica,歌曲中的內涵更是Sonata Arctica想表達的中心思想。這不只是一張好聽的金屬專輯,更是一首首值得思考的生命議題,專輯名稱《The Ninth Hour》引據聖經所提到的「第九小時」,我們應該要做出犧牲與悔改來彌補我們所犯下的錯,以維持現實狀態的平衡。主唱Tony Kakko表示這整張專輯的概念並非只有一個主題性,每一首歌曲都是一個獨立的議題,將這十二個生命故事結成一個大方向,《The Ninth Hour》專輯才因而誕生。
這張專輯的封面設計得非常有意義,封面的世界是人類理想的烏托邦,圖中央有顆生命樹,左右各有兩顆玻璃球,分別代表了人類科技所帶來的危害(左),以及大自然原始面貌(右),兩顆球的中心下方有一個時間齒輪,是平衡雙方的一個標準,隨著時間轉動,人類危害地球的傷害就越深,大自然面貌就會像沙漏一樣逐漸消逝;相對的,如果們能好好維持大自然的原始面貌,維護與珍惜大自然給予的生存資源,隨著時間轉動也能維持雙方的平衡。這是一個值得深思與省思的生命議題,若有天我們失去了地球,人類生存的契機可能也將不復存在,而我們現在該怎麼去彌補?
人類雖然自稱為地球萬物的主宰,但卻常常以為自己能掌控大自然的所有一切。首曲〈Closer To An Animal〉提醒我們身為人,但心更要趨近於動物的單純,珍惜生命熱愛屬於我們的地球;MV畫面道盡一切美好的〈Life〉,不論是生命的誕生,情侶攜手相伴一生,這些畫面時時提醒了我們,珍惜現在的一切,度過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失去希望的人總是期盼聽到美好未來的聲音,這個聲音就像童話故事般令人無知嚮往,但是我們不需要做作的虛偽人物,在媒體上竊取自己的利益,停止所有一切的〈Fairytale〉,學習好好認真過每一天;來自大自然的聲音,不斷提醒我們來自於何處,令人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我們更應該衷於照顧我們的大地之母,感謝她使我們不會忘記〈We Are What We Are〉;一首感人的生命協奏曲,與首曲〈Closer To An Animal〉相呼應的結尾曲〈On The Faultline〉,以感性鋼琴演奏為主軸,襯托出Tony Kakko感人的旋律聲線,唱出孤獨滄桑的專屬感動。
編號 | 曲名 |
---|---|
1. | Closer To An Animal |
2. | Life |
3. | Fairytale |
4. | We Are What We Are |
5. | Till Death`s Done Us Apart |
6. | Among The Shooting Stars |
7. | Rise A Night |
8. | Fly, Navigate, Communicate |
9. | Candle Lawns |
10. | The Elephant |
11. | White Pearl, Black Oceans Part II – "By The Grace Of The Ocean" |
12. | On The Faultline (Closure To An Anim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