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奧地利作曲家荀白克,很難不把重點放在以他為首的第二維也納樂派。但是深究荀白克的音樂,會發現這些無調性與毫無旋律感的作品,其實是從維也納數百年來深厚的基礎中發展起來。荀白克曾經說「認識(老師)柴姆林斯基之前,我是一個『布拉姆斯主義者』。柴姆林斯基喜歡布拉姆斯與華格納,影響了我對他們的喜愛。當時我所寫的作品總是帶有一點他們的味道」。除了布拉姆斯與華格納,馬勒、布魯克納與理查‧史特勞斯都影響過荀白克。
1908年之後,荀白克的創作風格漸漸發展為無調性音樂,1923年更以十二音列理論為創作基礎,但是他在傳統創作手法上的基本功力,可以從大量巴哈、布拉姆斯、舒伯特、馬勒……的作品改編上一窺究竟。荀白克不只是把獨奏曲、室內樂曲改編成大型管弦樂編制,也把馬勒《大地之歌》、《旅人之歌》,或是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等大型作品改編成室內樂版本。
巴哈降E大調前奏曲與賦格改編於1928年;著名的布拉姆斯G小調第一號鋼琴五重奏改編曲則是1937年,也是荀白克創作成熟時期的作品。荀白克為這些音樂著上表現力極強的現代管弦樂色彩。可說是融有布拉姆斯精緻的寫作技巧與布魯克納、馬勒、華格納的管弦樂音響效果。
§ 曲 目 §
1-4 布拉姆斯:G小調第一號鋼琴五重奏,作品25(荀白克管弦樂配器)
5. 巴哈:降E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 552(荀白克管弦樂配器)
編號 | 曲名 |
---|---|
1. | Piano Quartet No. 1 in G minor, Op. 25 (arranged for Orchestra) Composer:BRAHMS, JOHANNES |
2. | Prelude & Fugue in E flat major, BWV552 'St Anne' Composer:BACH, JOHANN SEBASTIAN/B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