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學志 推廣台灣陶笛教育第一人
陳信源 台北烏克麗麗TPUC創辦人
游學志X陳信源 「志信組合」 自在出發
找回自己與音樂的《那些年》
收藏五月天〈知足〉〈垃圾車〉〈戀愛ing〉〈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珍藏梁靜茹〈寧夏〉〈暖暖〉〈如果有一天〉
收錄經典電視劇 我可能不會愛你 插曲〈現在開始〉
我的上一張專輯《跟著陶笛與烏克麗麗去旅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迴響。很多朋友跟我說:「偶爾也製作這樣的流行歌曲,讓陶笛與烏克麗麗共同來詮釋,感覺很新鮮也很特別。尤其這張的選曲是日本曲風,每一首歌都非常經典,聽過後總會讓人愛不釋手。」聽到這些話,說實在的壓力很大。我開始思考下一張專輯自己還能做怎麼樣的突破?讓大家知道陶笛阿志一直在音樂上很努力。
這張專輯《那些年》,在選曲方面花了很多的時間做取樣。我們到很多學校、找了很多人,請他們寫出自己心目中的前30名歌曲,有了將近千份的樣本後,我們才票選出前12名,這前12名就成為專輯裡的12首歌曲。
這一次的專輯,我很開心有阿信的參與,阿信是台灣新生代烏克麗麗彈得很棒的樂手。當初拿著這12首曲子開會時,我們兩個人都對《那些年》有很多過往的畫面,於是企劃就提議:「那不然我們這張專輯就讓音樂帶你們去拜訪曾經經歷過的《那些年》好了。」就這樣,專輯概念出來了;因為這樣,我跟阿信開始了我們的微旅行。
音樂家游學志介紹
我選擇透過最具親和力的陶笛樂器,用音樂說故事──
在台灣,「陶笛」一直被當成「玩具」看待!既然是玩具,大多數的製造者在意它的造型與多彩,當然也就很少有人認真處理音色和音準的細節。為了尋找音準正確的陶笛,我走訪了許多國家,也因此收集了各式各樣的陶笛和國外的陶笛演奏專輯,並從中摸索演奏技法。2000年,我和幾位朋友組成『陶笛旅行團』到日本,參加日本國寶級陶笛演奏家宗次郎的演奏會,台上大師的演奏令人幾乎忘了呼吸,而台下樂迷臉上陶醉的表情更令我感動不已,於是我偷偷許下心願……要在台灣推廣陶笛。
為了推廣陶笛,我開始在台北縣的國中小學兼課教陶笛,然而,音準的問題依然令我相當困擾,想從國外進口專業陶笛,對小朋友而言太過昂貴,普及度也會大打折扣。幸好,在台灣陶製品重鎮---鶯歌,我找到了願意配合的窯場和師傅,自此,台製的專業陶笛開始生產,兼具了可靠的音準和平民化的價格。
一路走來,陶笛引領著我經歷許多不可思議的人生歷程…開設陶笛專賣店、接觸唱片圈、出個人的陶笛演奏專輯、上百場的陶笛體驗營、正式的陶笛音樂會、組成80人以上的陶笛樂團…這一切都是因「陶笛」的緣故。
以往樂迷朋友大多喜歡節奏輕快、有明顯旋律的曲子,在新專輯中,我希望能提昇陶笛在音樂性的表現能力,吹奏出更具畫面感的曲子。譬如說,為了增加身歷其境的臨場感,我們在「0930地鐵站」的前奏特別加入現場收音的捷運音效;還有彷彿推開窗就可看見一片森林的「鳥之歌」;以及有如電影畫面般浩瀚壯闊的「海盜奇航」。另外,這次我也嘗試以更生活化的題材,創作貼近小市民心聲的曲子,有忙碌工作中蹦出來的「鐵板燒」、也有描述上班族捷運愛情故事的「0930地鐵站」。希望我的陶笛音樂除了悅耳好聽之外,也能帶給你更多想像畫面,與你的生活點滴互相共鳴。
編號 | 曲名 |
---|---|
1. | 暖暖 |
2. | 現在開始 |
3. | 那些年 |
4. | 寧夏 |
5. | 戀愛 |
6. | 知足 |
7. | 垃圾車 |
8. | 如果有一天 |
9. |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
10. | 情非得已 |
11. | 遇見 |
12. | 隱形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