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爾蘭男高音約翰‧麥考梅克雖然1923年以後就放棄歌劇演出,投身於音樂會與獨唱會的舞台,但是他從1904年就開始進入錄音室,還在廣播、有聲電影中演出,和卡羅素、克萊斯勒、拉赫曼尼諾夫的錄音,幾乎是當時中產階級家庭的必備唱片。
男高音約翰‧麥考梅克1884年出生於愛爾蘭。直到1945年逝世,他可說是愛爾蘭的代名詞。現在都柏林音樂廳附近的伊菲花園,矗立著與真人一般大小的約翰‧麥考梅克銅像;家鄉阿斯隆的理工學院,也以「約翰‧麥考梅克」為該校的演藝廳命名。
約翰‧麥考梅克早年在家鄉的聖母小昆仲會接受教育,沒有經過專業的指導,1903年就在都柏林音樂節的比賽中得到金牌。1905年,約翰‧麥考梅克到義大利米蘭接受正規的聲樂訓練,次年在義大利薩沃納正式登台演出,以完美的發音與呼吸控制聞名。沒多久,倫敦柯芬園、紐約曼哈頓歌劇院與大都會歌劇院、波士頓歌劇院、芝加哥歌劇院……的邀約緊接而來。終其一生,約翰‧麥考梅克一共獲得三次教宗封爵。
雖然約翰‧麥考梅克在1923年以後就放棄歌劇演出,投身於音樂會與獨唱會的舞台,但是他從1904年就開始進入錄音室,還在廣播、有聲電影中演出,和卡羅素、克萊斯勒、拉赫曼尼諾夫的錄音,幾乎是當時中產階級家庭的必備唱片。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約翰‧麥考梅克開始在音樂會、錄音曲目裡,加上愛爾蘭流行歌曲以表達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