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唱片

瀏覽紀錄

DVD
台灣
12 CELLISTEN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 (所有作品)
ANNIVERSARY EDITION 3區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 40週年慶祝音樂會 3區
網路價 NT$ : 629
產品條碼 :
4716306184455
產品編號:
38912116
發行公司 :
EUROARTS (發行商品)
發行日期 :
2012/11/03
銷售活動 :
發行類型 :
內裝片數 :
1片
選購數量 :
庫存少量,可能缺貨
付款方式 :
ATM/信用卡/貨到付款

商品簡介

本片是慶祝柏林愛樂大提琴成立40週年紀念會。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成立的主因是兩場生日宴會,以及一班錯過的公車。創立者懷斯海默說:「1965年7月2日是我的34歲生日,我邀請了三位大提琴家與他們的妻子們前來做客。他們帶了各自帶了大提琴前來,晚餐之後,我們一起演奏了一些相當歡樂的曲子。這種編制所製造出的音樂不僅娛樂了我們自己,也讓我們的客人聽得非常高興。第二場生日宴是在1920年尼基許擔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時的65歲生日宴會上,大提琴家克倫格爾譜寫了一首為12把大提琴所演奏的讚美詩,獻給尼基許做為生日賀禮。50年後,這首曲子被ORF節目總監哈林哈林發現了,他急忙問我是否有興趣演出這首曲子?我立刻回覆:『當然!我們很樂意演出!』。 」

懷斯海默回憶說:「當時適合這樣編製的曲目實在很少。但很幸運的,有天我在暴雨中開車到柏林愛樂廳,在路邊遇到一名錯過公車的年輕小姐,站在雨中豎起大姆指,我便停下車載她。隔天,我的電話鈴響起,電話那頭是作曲家布拉赫,他說:『萬分感謝你載小女一程,可以為柏林12把大提琴譜寫作品將會是我的榮幸!』。 」

就這樣,布拉赫與懷斯海默將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推向了最高峰,1974年復活節的星期一,「我們邀請卡拉揚全家人前來聆聽,而他們真的全來了!在我們演奏布拉赫的西班牙舞曲時,我看到卡拉揚在點著頭打拍子。音樂會後我問他:『為什麼當我們在演奏布拉赫的時候,您頻頻點頭呢?』大師回答:『我不敢相信你們在沒有指揮的狀態下演奏完這首作品!現在我終於知道這個團有什麼能耐了!』。 」

懷斯海默夢想成真,在幾年的時間之內,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成為樂迷鍾愛的團體。也成為柏林最重要的文化大使之一,在許多的音樂節與慈善音樂會上演出。

曲目:
■ 克倫格爾:讚美歌 Klengel: Hymnus
■ 法杭賽:暮光之歌 Francaix: Aubade
■ 皮亞佐拉:天使組曲 Piazzolla: Suite del Angel
■ 布爾泰爾/馮戴爾:花都巴黎 Vandair / Bourtayre: Fleur de Paris
■ 佛瑞:巴望舞曲 Faure: Pavane Op. 50
■ 史考托:在巴黎的橋下 Scotto: Sous les ponts de Paris
■ 米謝列格杭:女人就是女人 Legrand: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 胡菲德:時光飛逝 Hupfeld: As time goes by
■ 德布西:兩首浪漫曲(女高音:安妮塔.妲許)
Debussy: L’ame evaporee & Les cloches (Soprano: Annette Dasch)
■ 拉威爾:哈巴奈拉舞曲(女高音:安妮塔.妲許) Ravel: Vocalise-Etude (Soprano: Annette Dasch)
■ 莫利克奈:口琴浪人(電影狂沙十萬里主題曲) Morricone: The Man with the Harmonica
■ 提佐爾/艾靈頓公爵:篷車隊 Tizol / Duke Ellington: Caravan
■ 皮亞佐拉:賦格與神祕 Piazzolla: Fuga y misterio
■ 艾迪斯.皮雅芙:玫瑰人生 Edith Piaf: La vie en rose
■ 凱撒.林德曼:給12把大提琴的巴莎諾瓦 Kaiser-Lindemann: Bossa for twelve
■ 孟克:午夜時分(小號:提爾.布洛納) Monk: Round midnight (Trumpet: Till Bronner)
■ 披頭四:昨日 The Beatles: Yesterday

附贈:
★你該擁有的12位朋友紀錄片
★精采中文解說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
40週年慶祝音樂會

徐鵬博 文
你該擁有的12位朋友
柏林12把大提琴的二三事
兩場生日宴會,以及一次錯過的公車班次,造就了今日的柏林12把大提琴。柏林12把大提琴的創立者懷斯海默(Rodolf Weinsheimer)回憶起那段時光:「1965年7月2日是我的34歲生日,我邀請了三位大提琴家與他們的妻子們前來做客。他們帶了各自的樂器前來,晚餐之後,我們一起演奏了一些相當歡樂的曲子。這種編制所製造出的音樂不僅娛樂了我們自己,也讓我們的客人聽得非常高興。我的丈人,波昂大學的日本研究教授薩赫特(Herbert Zachert)鼓勵我們,在即將來臨的11月,卡拉揚帶團到東京演出的音樂會裡,可以排上這些曲目。我們的確這麼做了,受到現場1500位學生聽眾的大歡迎,NHK也將它製作成節目播送出去。回國之後,我將整個節目企劃提交給奧地利ORF廣播公司,他們積極地將這套節目排入1967年的薩爾茲堡復活節音樂節之中。這開啟了我與ORF節目總監哈林(Hans Haring)長久以來的友誼。」

第二場生日宴會則得再往前追溯:在尼基許(Arthur Nikisch)──1895年至1922年間擔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一職的65歲生日宴會上,大提琴家克倫格爾(Julius Klengel)譜寫了一首為12把大提琴所演奏的讚美詩,獻給尼基許做為生日賀禮。50年後,這首曲子被哈林發現了,他急忙打電話給那時在柏林的懷斯海默,告訴他:「照理說,我應該先把這消息給維也納愛樂知道的,不過你們的管弦樂團裡剛好有12把大提琴,而且已經確定要在薩爾茲堡復活節音樂節上演出。不知道是否能請您問問您的同事,有沒有興趣演出這首曲子,並灌錄成唱片呢?」懷斯海默立刻回覆:「當然!我們很樂意演出!」不過實際運作起來,是比計劃想像地難上許多。懷斯海默回憶說:「我試著要安排這12個人的排練,但是團員在樂團練習以外的時間相當難排,在打了無數次的電話之後,我們終於敲定一個共同的時間。」接下來是位置安排的事宜,這一點沒那麼麻煩。我們決定面向舞台圍成一個半圓形,依照團員的輩份依序分配位置;當然,三位原始團員是例外。兩個焦點位置由芬克(Eberhard Finke)與包威茲基(Ottomar Borwitzky)輪流,第三個位置則是波特瑟(Wolfgang Bottcher),接下來依序的是許泰
納(Peter Steiner,1948年進入柏林愛樂)、馬喬斯基(Heinrich Majowski,1950年進入)、沃茲尼(Gerhard Woschny,1951年進入)、懷斯海默(1956年進入)、卡普勒(Christoph Kapler,1961年進入)、維多(Alexander Wedow,1962年進入)、豪依斯勒(Klaus Haussler,1963年進入)、包曼(Jorg Baumann,1966年進入),以及最年輕的托伊許(Gotz Teutsch,1970年進入)。

柏林12把大提琴的官方正式成立時間是在1972年3月25日星期一早上11:00。聽眾聚集在莫札特音樂院的大廳,如預期地滿了出來。隔天慕尼黑和薩爾茲堡的報紙都提到這場前一天早上的演出,他們寫著一大片聲音將整個音樂廳給包覆住。當天晚上他們還得回到柏林愛樂的行列中,在卡拉揚的指揮之一下演出華格納的《女武神》,稍晚在返回柏林的夜行公車裡,懷斯海默才有時間去反應早上的音樂會:「我用了八個小時去衡量這個團體的未來。雖然現在適合這樣編製的曲目實在太少了,但這的確是一個很棒的團體。我們就是得為它做些什麼東西!」

故事進行到這裡,文章開頭提到的「錯過的公車」就要上場了。懷斯海默回憶說:「那天我在暴雨中開車,要從薩倫多夫(Zehlendorf)到柏林愛樂廳,我在某個轉角處看到一位需要搭便車的人,是位年輕的小姐,站在雨中豎起大姆指。我停下來載了她,她頭髮全濕了,向我道謝:『謝謝你,我錯過公車了。 』我們開始聊了起來,『妳想要去哪裡?』『你原來要到哪裡?』『柏林愛樂廳。 』『啊!我爸就在那兒工作!』『真的啊?!他是行政人員嗎?還是檔案室的人?負責售票的?還是領票員之類的?』『不, 』她回答,『我爸是作曲家。 』。」

懷斯海默加快了速度,問了那小姐「他的名字是?」「布拉赫(Boris Blacher)。」懷斯海默回憶起:「就在那個時候,我突然猛踩煞車,把車子開到路邊,回答:『在這裡等著,我馬上回來。 』」我馬上跑進Rack am Roseneck熟食店,買了一小杯汽泡酒。當我回到車子時,她以狐疑的眼神看著我。我說:「我們一定要來乾一杯!」

隔天,懷斯海默的電話鈴響起,電話那頭的聲音說著:「萬分感謝你載小女一程,可以為柏林12把大提琴譜寫作品將會是我的榮幸!」布拉赫心裡原本就有些素材,打算寫出《愛樂的倫巴舞》(Rumba philharmonica),之後才花了幾個星期就將它譜寫完成。然而,後來這份譜卻有點問題:托伊許,柏林12把大提琴的成員之一,發現他在整首曲子裡幾乎拉奏不到幾個音符。布拉赫知道之後,立刻把曲子拿回來修改,並且加上一些炫技而效果十足的裝飾奏部分,讓團員裡較為年輕的那幾位有機會展技。

懷斯海默執意要把柏林12把大提琴變成世界知名的團體,他立刻安排西柏林RIAS廣播錄音團隊,於1972年9月將這首曲子灌錄成唱片。隔年,布拉赫慶祝他的70大壽,譜寫了一首給柏林12把大提琴的藍調作品,這首作品在藝術家協會首演,獲得了滿堂彩,因此布拉赫不久後又為他們寫了一首西班牙舞曲。另外,薩爾茲堡作曲家艾德(Helmut Eder)也特地為了這個團隊寫了一首歌曲。在成員之一的卡普勒改編了芬克(David Funck)的d小調組曲,以及維拉羅伯斯的《巴西的巴哈風格》第一號之後,柏林12把大提琴終於發現他們自己所集結的曲目,多到足以舉辦一個晚上的正式音樂會了。

「我們和艾德共同設計出我們的第一場音樂會, 」懷斯海默說:「當然,在薩爾茲堡舉行。」那天是1974年復活節的星期一,「我們邀請卡拉揚全家人前來聆聽,而他們真的全來了!在我們演奏布拉赫的西班牙舞曲時,我看到卡拉揚在點著頭打拍子。音樂會後我問他:『為什麼當我們在演奏布拉赫的時候,您頻頻點頭呢?』大師回答:『我不敢相信你們在沒有指揮的狀態下演奏完這首作品!現在我終於知道這個團有什麼能耐了!』最終我們在全世界演奏這場音樂會的曲目,次數超過200場。」

懷斯海默夢想成真,在幾年的時間之內,柏林12把大提琴成為樂迷鍾愛的團體。他們發現自己成為柏林最重要的文化大使之一,和德國的重要政治人物一起巡迴世界、為美國總統演出、與未來的日本皇后共同演出,以及在許多的音樂節與慈善音樂會上演出。

是什麼讓這個團體變得如此受到矚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樂器本身。12把大提琴所能展示的技術,足以取代整個弦樂團。簡單地說,大提琴可以演奏一切,它可以演奏到小提琴的高音部,也可以演奏到低音大提琴的低音部;它可以有趣地模仿門的咯吱咯吱響,也可以歌唱出如同人類的吟誦。

在柏林12把大提琴剛成立的那幾年,他們所演奏的曲目主要是委託來的新作,現在則是將焦點放在熱門曲目的改編身上。托伊許是創始團員之中最後一位退休的(2007年),他說:「我很讚賞懷斯海默能夠在管弦樂團的既有樂迷與他們的主流品味之中,挑戰新音樂的膽識。」在這40年來,柏林12把大提琴至少為37首作品擔任世界首演(其中絕大部分在1970年代),而大量主動提供的樂譜寄給了行政人員,但因故而沒有演出的,可以裝上好幾個洗衣籃。即使托伊許的回憶中,柏林12把大提琴是沒有創造出什麼所謂的「熱門作品」,但他仍然相當欣賞柏林12把大提琴勇於嘗試挑戰各種新作品的想法。「蕭士塔高維契對我們非常有興趣,只可惜他去世得太早,以致於未能為我們留下任何作品。」古拜杜琳娜(Sofia Gubaidulina)最近寫了一首作品,題獻給柏林12把大提琴,那就是於2011年琉森音樂節首演的《迷宮》。

再回到柏林12把大提琴的早年時代,他們相當喜歡在音樂會的安可曲演出一些非古典音樂的改編曲,尤其是披頭四的歌曲。在懷斯海默於1996年離開柏林12把大提琴之後,這種跨界的傾向更為明顯。在2000年某次與阿巴多共同巡迴南美洲演出的同時,他們發行了名為《南美洲大逃亡》(South American Getaway)的CD,收錄許多探戈舞曲的改編,這樣的曲子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得到瘋狂的迴響。

為了慶祝柏林12把大提琴30週年,他們灌錄了一張爵士專輯,共同參與的還有客席長號布羅納(Till Bronner)以及擔任打擊樂手的賽門.拉圖(這是拉圖身為打擊樂手的首度演出)。《天使之舞》(Angel Dances)專輯可以聽到這些求新求變的大提琴家們,與爵士歌手B.史密斯、柏林廣播合唱團共同合作。他們對此還不滿足,下一張專輯他們打算挑戰舒曼的藝術歌曲集!

而最近的這張CD《花都巴黎》(Fleur de Paris)則與香頌,以及熱門的法國古典音樂曲目結合,為聽眾帶來截然不同的嶄新風格。當他們奏起鄉愁之聲的同時,他們的行銷則很清楚是現代化的:為了宣傳這張專輯,EMI唱片公司拍了一支影片,請所有12位音樂家穿上1920年代典型的服飾,當然,是經典的黑配白,影片的背景則是具有歷史感的舞池。

現任柏林12把大提琴的首席鄺特(Ludwig Quandt)這麼說:「一旦您聽到這些曲子,您會發現所謂嚴肅音樂與大眾娛樂之間的界線,竟也那麼多變。」的確,許多改編都是相當偉大的作品,尤其是那些由凱撒-林德曼(Wilhelm Kaiser-Lindemann)所改編的曲子,可以被比做「聽覺的寬銀幕電影」(cinemascope for the Ears)。即使是最簡單的旋律,凱撒-林德曼的改編彷彿是為它添上了最豪華的禮服,抑或是最高級女子時裝的樣式:在韻律上做變化、在和聲上做變化、充滿了精密與複雜的細節。對原曲熟悉的聽眾,發現流行曲調轉變為高雅藝術的過程中,充滿著細微而靈巧的手法,不禁會感到讚嘆。除了傳統古典音樂的演奏技巧之外,這12位仁兄也擅長用大提琴發出擦、刮、揉、扯、撥、重擊等聲音,甚至加上吹口哨以增加效果。

事實上,這12位大提琴家在舞台上儘可能地會帶給聽眾最多的歡樂;這樣對團員來說,也可以在柏林愛樂嚴肅的日常行程以外,找到自我調劑的方式。「在管弦樂團之中,你被期望要融入其中,在沒被指定時不能有突顯的表現, 」托伊許解釋:「我們在交響作品之中所能發揮的難免有限。每次演奏室內樂都使我們有機會去自我塑造一些什麼,去發現自己的優勢,或理解自己的極限。」每次演奏室內樂時,自我探索時的興奮感都很明確,也能被聽眾接收到。

不難想像,全世界的聽眾都很想聽到柏林12把大提琴的音樂會,也常問為什麼他們的現場演出這麼少?原因是,他們只能在柏林愛樂工作行程以外的時間,也就是在這些音樂家在「休息」的時候,才能把這個團再組合起來演出。

史特雷瑟曼(Wolfgang Stresemann)是1965-1978年柏林愛樂的音樂總監,在他的專著《那12個人》(Those Twelve)裡回憶起第一次七個大提琴家同時向他提出一個請求,讓他緊張得不知該怎麼回應。「懷斯海默走了過來,他那水汪汪的無辜眼神看著我,要向我請假;不只是他的,是整個大提琴部。」懷斯海默解釋柏林12把大提琴剛剛成立,他們保證只會在樂團演出其餘的時間活動,而且不會對樂團的既定行程造成困擾。

因此這40年以上,柏林12把大提琴最引以自豪的事情之一,就是他們從來沒蹺過柏林愛樂的任何一次團練,雖然偶爾會出現類似排練行程的衝突。2009年,柏林12把大提琴排定在斯圖加特演出,結果突然發現從柏林的泰戈爾機場到斯圖加特機場大罷工,飛機只能緊急迫降。飛機改降法蘭克福,他們在那裡幾乎找不到火車直達斯圖加特,最後在晚上8:25終於抵達。音樂家們急得直接就在走廊上換起衣服,上台演奏,然後隔天早上4:50就得起床,搭上第一班飛機飛回柏林,以便趕得上樂團在早上10:00的排練。

在未來的樂季裡,柏林12把大提琴計劃到琉森、柯隆、慕尼黑、漢堡、薩爾區、聖莫里斯,很幸運地,這次安排的行程不會影響到柏林愛樂的正常排練與演出。這個夏天,柏林12把大提琴有了兩個星期的「假期」,他們決定要挑戰高溫,在最熱的季節進行亞洲巡迴演出。「我們在那裡有太多的粉絲了,尤其是年輕人!」然後在柏林愛樂巡迴美國演出的日子裡,他們會挪出一天,當其他團員都還在適應時差的問題時,「我們在抵達這個新大陸的第一天就安排了音樂會!」

長久以來,柏林12把大提琴一直維持一種「男子俱樂部」的狀態,即使是女性在1982年起開始出現在柏林愛樂之中,柏林12把大提琴都一直維持這項特色,直至2007年為止。一位相當勇敢的法國不列塔尼人,名為克瑪瑞(Solene Kermarrec)進入這個團,歷經試用期之後,在2009年拿到她的合約。她的活力立刻為整個管弦樂團帶來衝擊。「在這裡的許多人都快要接近退休的年齡了,而他們必須拿出年輕人的活力來演奏!」克瑪瑞解釋,在大提琴部的唯一一個女性這件事並不會讓她苦惱,「我不是什麼外來生物!」這是她的一貫回應。性別問題對她而言一概無關重點,它是很無聊的問題。當問到如果音樂廳只有一間休息室時,她很快地回答:「那我們只得把大提琴豎起來,當做活動百葉窗使用囉!」2009年夏天,克瑪瑞不再是唯一的女性,因為進來了另一位英國大提琴家赫勒(Rachel Helleur)。

當問到過去40年來,柏林12把大提琴最常演出的曲目時,鄺特不假思索的回答,「那就是我們創團時的第一套曲目,布拉赫的《藍調.西班牙舞曲.愛樂的倫巴舞》!但我們也演奏了披頭四的《昨日》(Yesterday)無數次了,還有頑皮豹(Pink Panther)主題也是。」但是他自己則要花多點時間思考,哪些曲目是他最愛的:「對我而言是凱撒.林德曼改編自1968年西部片《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的主題曲《口琴浪人》(The Man with the Harmonica),作曲家是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鄺特的晚輩孔茲(Stephan Koncz)在一旁聽了嚇一跳,問他:「這也是你最喜歡的曲子?!」鄺特回答他:「大提琴家們是憂鬱傷感的一群人,我們需要憂鬱傷感音樂,讓我們獲得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