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張唱片裡音樂相關的資訊介紹,CD共收錄了西元1954年,鼓手Max Roach與小號手Clifford Brown二個不同的五重奏組合,在美國加州「市民劇院」〈Civic Auditorium〉與「神聖音樂廳」〈Shrine Auditorium〉的二場演出。演出人員還包括薩克斯風手Teddy Edwards〈Harold Lane〉、鋼琴手Carl Perkins〈Richie Powell〉與貝司手George Bledsoe〈George Morrow〉,括號內為「神聖音樂廳」的卡斯。音樂當然是無庸置疑的經典,尤其英年早逝的小號手Brownie沒太多機會留給樂迷更多作品,把握僅有的錄音是爵士樂迷的共識!而這張唱片卻引導出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但礙於篇幅,以下點到為止。
過去黑膠唱片由於「容量」限制,許多唱片錄音必須「擇優」納入。但若有機會閱讀爵士作家Robert Gordon的「西岸爵士」《Jazz West Coast》一書,會發現這二場錄音的釜鑿痕跡甚深,且深到無法忽視,因為唱片公司做了太多「剪接」動作。根據Gordon的文字,舉二個明顯例子,在「市民劇院」的演出中《All God’s Chillun Got Rhythm》一曲裡,薩克斯風手Teddy Edwards與鋼琴手Carl Perkins各自的即興獨奏,從原本的長篇大論「剪」到剩下一人一小段。而「神聖音樂廳」裡的《Jordu》更扯,Harold Land與Richie Powell整段剪光光!其餘例子可見唱片內頁說明,或者Gordon的著作。
以樂迷的角度來看,這簡直罪無可赦!科技是否來自人性?不同角度有不同答案。比方說同樣是這張唱片,你也許怪罪當時的製作人下手太狠。但今日的重新發行,卻把《Tenderly》裡原本遺失的「Clifford Brown神秘的35秒即興獨奏」,以及「市民劇院」開場時Max Roach與Gene Norman的致詞給找了回來。換句話說,這CD是這系列錄音截至目今最「完整」的版本,是不是很有意思?!- 台北爵士夜主持人 沈鴻元
編號 | 曲名 |
---|---|
1. | Intro By Gene Norman & Max Roach |
2. | All God's Chillun Got Rhythm |
3. | Tenderly |
4. | Sunset Eyes |
5. | Clifford's Axe |
6. | Jordu |
7. | I Can't Get Started With You |
8. | I Get A Kick Out Of You |
9. | Parisian Thoroughf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