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斯泰胡德是德國巴洛克中期最重要的大師,他和另一位舒茲兩人共同帶表了這個時代德國音樂的最高成就,也是對日後來到的巴哈起了最大影響的人。
布克斯泰胡德是德國巴洛克中期最重要的大師,他和另一位舒茲兩人共同帶表了這個時代德國音樂的最高成就,也是對日後來到的巴哈起了最大影響的人。巴哈年輕時非常崇拜布氏,曾在一七零五年他二十歲時,徒步從家鄉走到四百公里外的呂北克聆聽布氏的管風琴演奏,巴哈當年在呂北克待了三個月,好好的接受了布氏音樂的洗禮。布克斯泰胡德其實是出生在丹麥(現在他家鄉成了瑞典屬地)。他生平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在他晚年要退休時,有意將自己呂北克管風琴師兼宮廷樂長的工作傳下去,但要求繼任者要娶他的女兒為妻,這在當時是一個傳統,布氏自己就是娶他前一任樂長的女兒為妻而獲得聘任的。聽聞這個消息,包括韓德爾和麥錫森兩位作曲家前來應徵,但他們卻都一到當地晤談後當天就決定不接任,當天立即折返。布氏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就是鍵盤音樂,其中有一大部份是管風琴聖詠曲,除此之外,觸技曲與賦格曲則是巴哈許多類似作品的源頭。不過布氏屬於老一派的音樂家,他的記譜法是古代式的管風琴字母譜,用字母表示音高,再註記時值,但這樣的記譜法要附帶懂得那個時代的演奏語言,尤其是在主題之下的複音聲部要如何經營,這在巴洛克時代的德國是音樂界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失傳了,一直到近十年間,歐洲才開始從其他較晚近的抄譜中找到重建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這份一九七八年的錄音和某些譜上記得不太一樣的原因,因為洛格灌錄此輯的年代,還沒有發現這種重建法。另外,布氏時代使用的管風琴是三層鍵盤式的大型管風琴,但現代管風琴都只剩兩層,音色遠不及布氏時代豐富,偏偏一九四二年美軍轟炸呂北克,把這些三百年的老琴都炸毀了,讓我們如今也只能憑空想像其美好的複音彈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