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萊、溫德利希、羅森柏格,演唱/海格 指揮 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
在德國十九世紀的喜歌劇界,羅沁一直居於領導的地位,他出生在戲劇之家,父母都是劇團演員,他自己和妻子也都是演員,但他自己也能唱男高音和導演,不過他最大的野心是寫作歌劇,但日後他在歌劇創作上的技術,卻全憑自學而成。這部「盜獵者」是羅沁畢生喜歌劇的最高傑作,完成於1842年,首演於當年的除夕夜,並立刻造成轟動。羅沁在挑選劇本上,以他作為演員的直覺,懂得刻意避開複雜而難以表現的劇作,慣常以易懂和通俗的劇本為題材,以利於劇中音樂被突顯出來。此劇描寫身為校長的巴克魯斯原本就要和小他許多歲的女友葛麗卿結婚,卻在這時收到公爵寄來的信,指控他盜獵屬於貴族的雄鹿,公爵提出和解的條件,就是要巴克魯斯出讓自己的女友,但巴克魯斯不願意。全劇在隨後的過程中,因為每個人都心懷鬼胎,喬裝打扮成別人而搞得雞飛狗跳,但巴克魯斯卻因貪圖另一位伯爵的金錢,而出讓了自己的女友葛麗卿。最後所有人良心發現,紛紛說出實情,而公爵也發現巴克魯斯射殺的是巴克魯斯自己的驢子,而非公爵的雄鹿,於是罪行被赦免,眾人回復原來的一團和氣。這份錄音是溫德利希在1963年錄下的作品,三年後他就因意外以36歲之齡過世,留下數量稀少的全本歌劇錄音,也因此增添這份錄音的珍貴價值。羅沁這部德語喜歌劇在德國以外地區一直沒有廣泛流傳,這份錄音的再版,讓許多人有機會聽到韋伯同時代德國喜歌劇的型式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