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畢羅里 指揮 倫敦交響樂團、哈雷管弦樂團
留聲機雜誌:「有著來自倫敦交響樂團迷人的演出,加上錄音師細膩捕捉住的原因。巴克斯的『亭塔吉爾城堡』一曲是份經典且相當璀璨的演出,艾爾蘭的序曲則是一份熱情無比且讓人愉悅的詮釋。『伊美林』前奏曲則演奏得相當精緻,而『夏日之歌』的詮釋則非常深刻感人。哈雷管弦樂團所演奏的戴流士作品部份則相當迷人,也錄得非常好。」(法國金音叉大獎、留聲機雜誌大獎、法國音樂世界本月首選)
這份錄音中的曲目可以視為英國浪漫派管弦樂曲的代表。片中這三位作曲家全都出生在英國本土,但後來各自受到其他文化的洗禮:巴克斯成為愛爾蘭人,戴流士原是德國移民後代,後來旅居弗羅里達、挪威、德國和法國,而艾爾蘭則對海峽群島情有獨衷。片中擔任指揮的巴畢羅里也和這三位作曲家一樣,擁有多樣文化和血緣背景,原名喬望尼的他,有一個義大利父親與法國母親,他是二十世紀前50年英國作曲家們最好的詮釋者和音樂知己,他私下與這些作曲家都有交情,不過因為戴流士始終旅居海外,所以兩人之間只有書信往返。
這份錄音是他在1965和1968年錄下的,其中倫敦交響樂團原本就是他認識大提琴手的舊合作夥伴,長年合作到巴畢羅里晚年,已經臻於僅僅一個小動作就能互相瞭解的默契。「亭塔吉爾城堡」是戴流士與鋼琴家哈莉葉外遇的愛情之作,雖然故事題材取自「亞瑟王」、「崔斯坦與伊索德」,但其實在歌誦肉體之愛。戴流士的作品最受畢勤和芬比的推崇,他的音樂有濃厚的法國印象派氣息,「夏日花園」是他描寫在他位於楓丹白露附近的家中,由妻子潔卡所設計的花園景像。「天園花園小徑」乍聞曲名甚美,卻是哀傷愛情故事的悲慘結局,這首放在「鄉村羅密歐與茱莉葉」中當作間奏的插曲,描寫這對來自世仇之家的戀人,在最後自沉於江底殉情的情景;「伊美林」是戴流士在年老目盲、癱瘓以後,在芬比的協助下將自己生平第一部歌劇的幾段前奏曲重新組合而成;「夏日之歌」也是和芬比的合作;至於「卡令達舞曲」這首戴流士最受歡迎的作品,則出自他的「弗羅里達組曲」,日後又放在他的第二部歌劇「科安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