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三位作曲家代表20世紀中葉以後,作曲界重新興起的宗教音樂創作支派,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但他們不約而同地回溯最古老的宗教,分別是東正教和天主教,採用自從19世紀以後,就鮮少被學院派作曲家採用拉丁文祈禱歌詞創作音樂,而這一波創作支派,正好與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世紀」運動相呼應,說明了現代人對於追求靈魂層次的渴望。
這裡面佩爾特的音樂最廣為人知,不管是合唱曲或是器樂曲,都帶有他從東正教傳統祈禱音樂中獲得的靈感;塔夫納的音樂最為狂野,他轉信東正教,其作品每有英國現代音樂洗禮的痕跡,卻深受英國上下喜愛,連黛安娜王妃葬禮都委託他創作。波蘭作曲家葛瑞茲基因第三號交響曲綿長的女高音誦唱聞名於世,他脫胎自天主教古老聖詠的合唱作品,將16世紀文藝復興時代追求的塊狀和聲美感,重現於現代崩解的調性之中,獲得一種出奇的效果;在上述三傑之外,還有一位作曲家最少為人所知,那就是英國作曲家黎道特,他已於1996年過世,他的作品雖深受英國近代合唱樂派的影響,但卻接連到文藝復興諸家,讓他的合唱作品意外地與佩爾特等下一世代的作曲家找到呼應之處。這份1995年的錄音,呈現了這四位作曲家的重要聖樂合唱作品,內附有英文歌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