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缺,是月球盈匱的天體運動,也是人間聚合離散、永恆缺憾的象徵。
專輯以十首歌來描繪人降生世界後,即展開了一段如「圓缺」在光與闇之間循環復返的旅程,然後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不同的故事情境中,經歷了傷痕與倖存、壓抑與渴望、愛與恨、脆弱與依賴、生與死、圓滿與缺憾等共同的生命課題。
繼《水逆》探索人渴望與人交流,與世界產生連結,因而產生學習語言本能的溝通主題,又歷經兩年穿梭於不同創作及表演身份的沈潛後,鄭宜農再次回歸音樂,持續以聲調豐富,語氣變化細膩的台語,刻畫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情感面目,嘗試在人類永恆的追尋與失落中,尋找一種面對生命中缺憾的態度。
專輯聽感上首度大膽嘗試各種當代豐富多元的電子曲風類型:包含流行、民謠、舞曲及氛圍音樂等,搭配帶有實驗性的電子即興聲響,試圖構築一個打破台灣聽眾對於台語流行音樂既定想像的聲音場域。
《圓缺》不僅是一張專輯,它是一本詩集也是一齣獨白。
或許生命的缺憾正源自於:「我們永遠無法真正地以語言傳達自身感受給他人」,因此《圓缺》也是一場創作者透過影像、文字與音樂等不同藝術形式的「共感」實驗,以此嘗試著去接近,因為難以言說而形成的缺憾與感傷。於此近一步往語言所無法觸及的神秘之地走去。
我們,可以在通往語言邊界的路上,彼此相伴一段。"
關於宜農:
創作歌手、演員、寫字的人。
發行個人專輯《海王星》、《Pluto》、《給天王星》、《水逆》,以及多首影視主題曲。著有童書《風中的小米田》、短篇集《幹上俱樂部:3D妖獸變形實錄》、散文《孤獨培養皿》,目前仍持續產出音樂與文字創作,征戰台灣各大音樂現場。2023年以《水逆》專輯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及「最佳台語女歌手獎」,並以2023年單曲〈金黃色的〉榮獲第14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另類流行歌曲獎」。
2023年參與瘋戲樂工作室製作的百老匯經典音樂劇《搖滾芭比》中文版,反串出演男主角伊扎克(Yitzhak);2024年再次挑戰由大慕可可、山喊商行共同製作的舞台劇《妳歌》。故事靈感源自宜農的家族記憶,同時飾演主要角色—張以南;歷經兩年在各種不同創作及表演身份的沈潛後,2025年再次回歸音樂創作,推出第二張全台語專輯《圓缺》,首次大膽嘗試大量電子與具有速度感的快節奏編曲,力圖展現傳統與當代的創新結合,突破聽眾對台語流行音樂的想像,帶給大家前所未有的聆聽體驗。"
編號 | 曲名 |
---|---|
1. | 真罕得想起來 |
2. | 留佇咱的血內底 |
3. | 歹物仔 |
4. | 未曾準備好 |
5. | 牽我 |
6. | 寬寬仔來到祢的面前 |
7. | 又閣減一工 |
8. | 一寡時間 |
9. | 講袂出嘴的彼个字 |
10. | 圓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