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法國大提琴學派的傳人
帕爾曼、羅斯托波維奇等人極力推薦的古典新希望
曾和伊朗傳統樂手合奏詮釋巴哈組曲以體會音樂不分種族國家的共通性
法國大提琴家拉馬卡今年才剛滿三十歲,但已經被視為是當代法國樂壇三十歲以下最頂尖的大提琴家。他被譽為是「古典樂界」大發現,有感於他出色的才氣,小提琴大師帕爾曼還特別邀請他到紐約合作演出,指揮大師小澤征爾也積極安排與他合作室內樂的機會。他所組成的達利鋼琴三重奏團(Dali Piano
Trio)是今年布魯賽爾伊莉莎白音樂院的駐校樂團,同時駐校的名家有美藝三重奏的鋼琴家普雷斯勒、阿特彌斯四重奏(Artemis)等,他們還獲得第六屆札晃國際室內樂大賽和法蘭克福國際商銀室內樂大賽的冠軍,他們幫法國唱片公司Harmonia Mundi的子廠灌錄的拉威爾室內樂專輯,還贏得法國金音叉等大獎。
拉馬卡目前任教於英國皇家音樂院,手持的是由前阿瑪迪斯四重奏團員所擁有的1700年Matteo Goffriller製名琴,以及1725年的史特拉第瓦里名琴“Le
Vaslin”,這份錄音中,他是持後者灌錄的。拉馬卡對巴哈這套無伴奏組曲有很不同於其他大提琴家的體驗,這主要來自他過去的許多演出合作經驗,而且都是在他巧妙的實驗安排下進行,以加深和增廣他對巴哈這套樂曲獨特的感受,其中最特別的就是他邀請伊朗知名的傳統打擊樂手Madjjd
Khaladj(卡拉吉)在他的巴哈無伴奏音樂會上與他合奏,卡拉吉會在舞台上運用多種伊朗傳統打擊樂器,包括手鼓、指鈴、皮鼓等等不同樂器,配合巴哈組曲中各首舞曲的性格和節奏一同合奏,藉此他想要展現的是現代人生活中與巴哈共處的特殊型態,也要促進大家重新感受這套組曲中舞曲的性格,雖然在這份錄音中並沒有邀請卡拉吉再次合作,但是那些合作中所感受到的舞曲特殊節奏已經融入了他的演奏中。
編號 | 曲名 |
---|---|
1. | Suite for Cello solo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Composer:BACH, JOHANN SEBASTIAN/BACH |
2. | Suite for Cello solo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Composer:BACH, JOHANN SEBASTIAN/BACH |
3. | Suite for Cello solo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Composer:BACH, JOHANN SEBASTIAN/BACH |
編號 | 曲名 |
---|---|
1. | Suite for Cello solo no 4 in E flat major, BWV 1010 Composer:BACH, JOHANN SEBASTIAN/BACH |
2. | Suite for Cello solo no 5 in C minor, BWV 1011 Composer:BACH, JOHANN SEBASTIAN/BACH |
3. | Suite for Cello solo no 6 in D major, BWV 1012 Composer:BACH, JOHANN SEBASTIAN/BACH |